民俗风情----饮食发表时间:2021-08-11 11:49 新中国成立前,茂名人的日常饮食,一日分早、中、晚三餐。主粮是大米、薯类、粟米等,副食主要是蔬菜、咸菜、水产品,肉类占很少比例。荒时暴月常吃山薯、野菜、“黄狗头”等野生植物充饥。 20世纪50至70年代,主食仍以大米饭、番薯饭或番薯粥为主,农民一日三餐可以“一稀(粥)两饭”或“一饭两稀(粥)”。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粮食连年增产,多数农民有了余粮,一日三餐“二干一稀”“一干二稀”,随心所欲,但佐餐菜肴仍以蔬菜、咸菜、豆类及其制品、蛋等为常菜,偶尔买点鱼肉改善生活。后来,农村部分青年流入城市,乡间强劳力减少,农民的余粮渐多,“求吃饱不求吃好”已不属乡村吃的“主调”。节日,一般人家都杀鸡鸭、买鱼肉、打白酒、煮干饭,合家共饮,外出工作的男女,出嫁的姑娘,有空也归来相聚。茂名的民间节日,除传统的“八大节”(春节、元宵、清明、端午、鬼节、中秋、重阳、冬至)外,最重大的节日是“年例节”。此外婚丧喜庆、生辰诞忌以及各种祭礼活动,都按过节的规格合家团聚。席间必有酒,主食为大米干饭,菜肴以海产品和鸡鸭肉、猪肉为主,蔬菜次之。茂名地区吃肉,主要是鸡肉、猪肉,鱼肉和牛肉,羊肉较少,形成“无鸡不成宴”之习俗。 现在的茂名人,不但讲究如何吃得好,还注意有益健康,含胆固醇较高的和肥腻的食品,被不少人戒避。家庭一汤几菜当为常餐,菜肴不仅美味可口,还讲究造型美观、色香俱全。至于筵席,三五百元一台是平常酒宴,高档筵席有参、鲍、翅、肚等上千元并不罕见。街边的大排档夜市更成饮食业的景观,每当夕阳西下,便灯火通明,鱼片粥、白鸽粥、大锅狗、白切鸡、炒田螺、海鲜等风味,溢香袭人,顾客如云。 上一篇民俗风情----娱乐
下一篇工商习俗
|